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全国碳市场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 上海报道
8月17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的高端智库看新质生产力暨第二届“活力· ESG”论坛在上海虹口举行。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为本次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欣旺达、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
在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所长赖晓明以“建设碳市场,服务绿色金融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全国碳市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机制
赖晓明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行机制的创新,全国碳市场是鼓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机制。
赖晓明表示,从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到2024年7月,三年来创造了4.65亿吨总成交量和近270亿元的总交易规模,在现货二级市场上位居同期全球前列;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的价格近期在90元/吨上下波动,今年4月22日首次突破100元/吨。
他进一步表示,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控排企业的经济效益、产能发展都与碳相关,因此碳定价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全国碳市场是碳定价的重要基础,当前,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碳排放的交易价格为开展气候投融资和质押提供了可以锚定的基本价格。”
赖晓明指出,全国碳市场机制是推动绿色减排价值发现、实现和流转的重要基础,也是绿色金融的重要部分,我国建设碳市场要与绿色金融紧密结合。
对此,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过去几年做了积极探索,包括上海碳远期交易,碳回购交易,还推出了碳中和主题股票指数、碳保险,碳基金,碳期货等等。赖晓明表示,上海的碳金融实践是为了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向绿色领域,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赖晓明表示,绿色金融在我国经过了数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绿色金融的体系,“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是既要立足于绿色转型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市场规则,正确处理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建立市场机制,保持碳价稳定可控
赖晓明指出,在绿色金融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绿色的成色问题,另一个是绿色项目的收益能力问题。绿色、减排项目往往不是由经济驱动,而是要解决环境问题,把由外部承担的公共成本内化为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势必会减少项目的经济收益水平。
他进一步表示,许多绿色项目由于经济性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一些项目发展之初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由政府的补贴来引导,但是政府的补贴是无法长期支撑项目发现。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实现价值的正反馈,如此才可以实现绿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绿色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其项目运营收益和绿色收益需要大于等于项目建设的运营成本,才能有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如何把绿色收益有效涵盖进项目收益中,是建设发展绿色项目的关键。
赖晓明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解释称,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一步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光伏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产能逐步加大,成本不断降低,产业迎来飞速发展。
自2009年开始,我国颁布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刺激装机需求。我国光伏厂商不断扩大产能、规模效应明显。光伏厂商有资金、有动力开展降本增效研究。降本提效降价和装机需求增长形成正循环,带动我国光伏行业进入平价时代;2013年起,我国碳市场机制对光伏产业的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光伏项目开始参与CCER市场或绿证交易,其减排量收益/绿证收入构成了除项目自身收益外的绿色收益。
赖晓明指出,碳市场对于绿色减排项目可以提供额外收益的重要激励,因而绿色减排的项目方往往期望通过较高的碳价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他表示,碳价要与经济结构和减排目标相适应。我国经济的碳强度相对较高,尽管到2022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了51%,仍然大大高于主要经济体。同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基础工业,碳锁定程度较深(技术替代还不成熟,转换成本较高),中国经济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碳依赖性过强将会影响碳定价对于减排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对碳的依赖仍然很高的情况下,过于激进的碳价可能损害经济的发展。同时,碳锁定需要长期连续性的减排努力来破除,因而政策制定者要考虑相对稳定可控的碳价。
提升绿色效益,完善碳市场机制
在提升绿色效益方面,赖晓明指出,首先要优化绿色价值的范围,解决好“绿色的成色问题”,并建立一整套的标准;
其次是丰富绿色价值的转换方式。绿色价值的转换不仅仅是单一的层面,而是政策支持、市场机制、金融支持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共同的组合;
第三是增强绿色价值的转换力度,有效发挥碳市场、绿色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使市场价格与绿色价值相匹配。创新金融机制,促进气候投融资、转型金融等机制发展,扩大碳市场和其他环境权益市场规模。
赖晓明指出,要用好碳定价机制形成的公共收入,引导和推动绿色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碳配额拍卖,欧盟CBAM以及碳税等机制会形成一定的公共收入,欧盟等地会用这些收入设立一些基金,支持绿色减排项目发展,帮助企业和公众适应气候变化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建立气候基金、创新基金,支持绿色技术绿色项目发展。
最后赖晓明表示,通过完善碳市场机制,提高碳市场效率来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有五点建议。
一要形成长效、稳定的碳市场机制,贯彻《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制定修订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技术规范;
二要丰富碳市场功能和内涵,丰富交易主体、品种、方式,逐步建立市场调节机制,保持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稳步推动碳金融创新业务;
三要完善配额分配机制,逐步扩大有偿分配比例,逐步提高有偿配额比例,树立配额有偿使用意识,形成一二级市场价格联动;
四要强化碳市场的对投资导向作用,建立碳信息披露、碳绩效评价、碳信用评级、碳资产分级分类评价标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机构投资活动提供支撑服务。
五要推进碳市场国际化合作,提升我国碳市场在国际碳定价中的话语权,打造国际碳交易中心和碳定价中心。
本文 欧意交易所资讯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huamuw8.com/?id=443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